歙县经开区: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模式 当好“两山”转化实践引领者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歙县经开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全力抓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当好全县经济增长主引擎的同时坚定践行“两山”理论,不断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模式,因地制宜开展各类试点工作,努力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当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的引领者。
自“两山”转化工作开展以来,经开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结合园区自身实际和特点,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维护园区生态环境。科学制定园区规划。制定工作方案,对标要求、细化措施,实行全面系统治理;加大行业整合力度,优化产业、企业空间布局,实施科学精准管控,做到提前研判、突出重点、积极应对,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持续实施工业技改。鼓励园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引导企业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开展清洁生产。截至目前,已有8家企业投资2800余万元率先完成RTO废气设施和RCO废气设施改造升级,为“两山”成果转化打下坚实基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先后安排专项资金约5400万元用于污水公共管网集中架空改造项目,提升城西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处理水平,对园区生态环境状况特别是重点污染源及突发环保问题等实施无缝隙、全天候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便于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查处。规范开展排污申报。结合园区实际,分批次对企业开展排污许可证申报登记办理工作,目前70余户企业申领了排污许可证,151户企业完成了排污登记管理,企业污水纳管率达100%,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扎实推进环保检查。以日常检查、联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存在的污染隐患进行逐一排查,同时将排查结果及时准确反馈至企业和有关部门,督促企业按照反馈结果限期整改,实现企业主体和执法、监督等部门齐心协力,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经开区还将持续践行“两山”理论,助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守护好经开区的“绿水青山”,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